为加快我们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院决定启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betway88必威东盟体育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主要包括:课程思政示范样板课程,通识示范样板课程,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及本科教材资助项目(新编)。原则上项目培育建设周期不超过1年,已获批省级同类型项目或前期获同类型项目资助的不予立项。
表1 betway88必威东盟体育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型 | 拟立数 | 资助金额(万元/项) |
1 | 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 3 | 1 |
2 | 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 2 | 1 |
3 |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 学科前沿类课程 | 1 | 1 |
交叉融合类课程 | 1 | 1 |
科教融汇类课程 | 1 | 1 |
产教融合类课程 | 1 | 1 |
创新实践类课程 | 1 | 1 |
4 |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 4 | 1 |
5 |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 | 1 | 1 |
6 | 本科教材资助项目(新编) | 3 | 3 |
二、申报要求
1﹑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授课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主要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应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规划教学设计,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合理设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选取适当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强化教学反思环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
(4)支撑课程建设的教学案例应围绕课程教学中某一章节、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展开,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教学方法新颖得当,教学内容完整规范,能够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创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每个申报项目应提供1-2个教学案例支撑。
2﹑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1)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多样文明,建设具有一流水平、契合学校发展定位、支撑专业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须经过至少两个学期并在2个以上教学院系推广应用。在教学理念、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达成、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更新、因材施教、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并承诺持续改进。
(3)课程负责人为本校正式聘用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长期稳定从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口碑。
(4)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成员总体稳定,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运用新一代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5)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在课程内容及讲授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职业操守、历史文化等素养,给予学生成长启迪,培养学生通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3﹑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1)学科前沿类课程。组建由科学家、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才等构成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将学科前沿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国家重大工程等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该学科最新动态、前沿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倡导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2)交叉融合类课程。组建涵盖科学、工程、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多学科领域的课程教学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汇聚,在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交叉学科领域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法,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科教融汇类课程。组建科研能力突出、教学能力扎实、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将典型科研案例、教师科研成果等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融入课程知识体系,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把高水平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实验,更加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产教融合类课程。组建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企业专家、研究人员等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估,将企业实际项目、先进技术引入课堂,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导向的学习体验,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
(5)创新实践类课程。组建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备现代实践教育理念的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以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实践平台为依托,开展课程知识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探究化等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导向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4﹑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1)申报课程须为已列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原则上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与教学场景、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与学情分析等进行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依托各课程平台,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课程资源建设,将课程知识点组织成结构化、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创建教师虚拟数字人,开展智能辅导、AI问答、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智能评价等,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切实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能力。
5﹑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
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多主体共建的教、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和校内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行业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各类平台建设的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创新实践平台。
(1)平台机制。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开放共享服务,通过灵活的运行机制吸纳学生深入工程一线、科研一线,开展科研创新实践锻炼,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构建融科研训练课程、项目、活动等为一体的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2)师资水平。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能力卓越且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导师队伍作为科研导师(组),指导具有科研志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接触实践真问题,参与科研真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科研创新、科研实践、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且科研导师数量充足。能够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研发中心的研发项目为依托,推行基于问题、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促进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融合。近三年本科生实际参与科研项目数≥5项。
(3)硬件设施。平台具有满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发课题和活动以及基础性创新创业需求的硬件设施,既包括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举行交流讨论的空间条件,也包括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网络化信息平台等。
(4)支持条件。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具有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的制度机制以及相应资金支持,能够为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6﹑本科教材资助项目(新编)
(1)坚持价值引领。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材始终,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
(2)坚持质量为先。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教材选材恰当准确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启发性、先进性突出,反映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成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坚持守正创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先进教育理念,鼓励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建设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4)严守纪律底线。教材无意识形态问题,无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问题,不得有民族、地域、性别、职业、年龄歧视等内容,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教材编写人员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无意识形态、师德师风问题,无违法违纪、学术不端等行为。
三、工作安排
1、提交材料:申报材料需报送纸质版一份(包括所有申报材料:封面、目录页、申请书、佐证材料等)、申报材料和汇总表电子文档。纸质材料报送学院教务办217,电子材料发送至:hxhgjwsj@163.com。
2、申报材料命名规则:以“项目类型_项目负责人姓名_项目名称”格式命名。
3、提交材料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29日。逾期未提交的,不再受理。